读书,让你优秀,让你迷茫

申明:写这篇文章丝毫没有鼓吹“读书无用论”的意思,而是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来诉说读书要深入根基,要夹杂自我独立思考,不然读书也会沦为“我曾经看过XXX书”的拿来主义。总的来说,读书是通向卓越的不二法门。但是,细微到个体,我们往往成为读书的傀儡。以为是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实质是我们还没积累过溪流,把别人挖的沟渠当作了海洋。

13944161999174

杨绛女士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当我们思绪纷飞的时候,最容易被自己的“想法多”而迷惑,通过自我的浅显的经验,错误地把我们想法中的一条来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这是经验意识的结果,没有人能避免,整个历史的发展就是经验意识,难有超前的意识。

读书,也是一种形式的经验意识,你读了别人的经验与思想,都是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念。观念有好与坏,有悲观与乐观,有超前与落后……所以读书要有所甄别,脱离这些认识,读书一定使你迷茫,会把你带到沟里去。

对于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知识的人来说,读书是能改变迷茫状态的,保证你的想法朝着正确的价值方向上去过渡。但是杨绛没有说:对于一部分人,可能你读书多,思绪更杂乱了。就像一场没有对错的辩论赛,你非要引经据典来证明你的观点,出发点错了,方法对了也是穿凿附会。

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还是那样,有的人不读书思想也提升的很快。

有的人成长了一辈子都不会成熟,有的人一出生就熟透了。

这是天性,读书是没能让你成熟。反而认为,社会的教训让你学会了“成熟”。但是到头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被社会教训,接受的人多了,为这种教训的改变就成了世人眼中的“成熟”。人的悲哀不是成为社会巨轮下的苦难众生,而是我们把厚黑学当作了一门成长的学问。

经验只能让你中庸处世,学会读书,博采众长才能让你真正的思想成熟。成熟的思想一定不是世俗的,甚至是批判的,深刻的,悲悯的,但一定也是对世俗有着热爱与包容的态度的。从世俗中来,再到俗世中去,中间的过渡与消化就是你的成长。我们都从世俗中来,有的人在过渡中邪恶了,有的人在过渡中迷失了,有的人在这个过渡中总结了俗世的厚黑学,认为自己成熟了。

读书之人自然会读书,他会改变并批判书的思想,书的思想又反馈给他。
不读书的人自然不去读书,硬去读了书也得不到什么。
即使读了书,今天你被这本书感动,激励,振奋。
明天又被另一本书的思想否定了昨天读的那本书的思想。
好像你是活在舆论之中,你成了墙头草随风倒。
你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价值观,你的个性,你的思想渐渐消失。
而你却自以为随着成长,随着读书的岁月能带给你成熟,精致,历练,老成,以及更深刻的思想,实质是你没有意识到你一直走大众化的道路,你活在别人的思想里。

今天你的思想受到这本书的影响,明天你又受到另一本书的影响。你欢呼雀跃:你得到了生命真谛!你拾得了些庸俗滥调的牙慧。真是可笑,世界上没有一本是可以改变你的好书。没有人会被一本书改变了,只能说他就是这样的人而已,他自己改变了自己。
你因为读书越来越优秀,那是你的个性使然,你的接受能力,你的领悟力,你的慧根。哪怕世界上没有书籍,你也会创造出书籍,你是创造知识的哲学家。
你因为读书变得神经质,犹豫不定,失去判断,拿来主义,文艺书呆子,这也是因为你个性和慧根不足使然,和书无关。

你去补救,读了再多的书籍。你的思想永远也是浅表的沙滩,清澈见底。

知识这个东西层次很多, 流于表面的并不是智慧:
这个世界什么样子不能通过书中去获得(并不是指俗世的样子,俗世的样子我们身边见闻,新闻报道等就可了解),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写书的人也处于迷茫与混沌之中。(也许正是因为写的迷茫而混沌,才显得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吗,哈哈?)
1万个写书的人就有1万种混沌的矛盾的人生价值和世界观。

你读了 马尔克斯,哦,哇,你淫叫着:这么魔幻的现实主义,真的太美了。
你读了 鲁迅, 哦,啊,你浪叫着:这么刺骨的振奋人心的呐喊,真是该醒了。
你读了 海子,哦,啊,你认为诗歌是充满了生命的激情的,像是烈火。

……

 

世界上这么多人创造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也不属于你的、你的世界只在你自己的脑子里。

这个世界什么样子在各个人的眼中不同,但我们不能说世界是我们眼中的样子。因为这犯了太主观的错误。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你能够看到的世界上一切悖论的层次,一切矛盾与联系的层次。

举个例子:古代的天圆地方是一种层次,地心说又是一种层次,日心说又是一种进步层次,去中心论可能又是更高的层次。物理世界的样子也依赖于矛盾与联系的层次。所有世间事物的认知都是这样。

读一本书,若不能冲破书的思维层次,那么我们也是经验加主观的认知罢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是知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这是识
没有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这是智慧

2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1. 好文章

  2.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现代人太浮躁,一方面可能确实读了不少书,但另一方面,真正用心读的可能一本也找不到!试问现在有谁像和尚道士们做早晚课一样早早晚晚读东西呢?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