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又见春光》- 夜的宁静之声

夜的宁静之声  

文/谢文印  写于2018年1月15日夜

村落似乎也经不住现代化的咀嚼,正浓妆淡抹上水泥道路和霓虹通向城市。

城市化的进程让成年的农村走出去的人失去了回忆的母亲,让未来本应该在乡村孩子失去了放肆的童年。粗糙的乡野里,剩余的人们粗糙的死去,像一个部落逐渐走向衰亡,而他们的后代子孙们甚至不知道她们的死去。无人分享的喜悦只有孤独,无人关注的死亡和乡村中上个世纪的勃勃生机一同死去,一同死去的还有那些荒诞的,夸张的,兴奋的,悲痛的,幸福的故事和乡野风貌。

时间推着我们前进,先是从我们的快乐中剥夺了童年,同时又把岁月的无情老在了我们的脸上。童年的记忆正如我们逐渐蹒跚的脚步,回忆起来越来越慢,似乎要走和我们走过的路,吃过的苦一样多的磨难才能挤进那时放肆的童年时代。回忆是最奢侈的享受,看似百无聊赖,实际上在我们悲伤与喜悦交替的微微动容的面孔之下充满了一生的激扬,涌动,悔恨,悲伤,喜悦…

我现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很是悲痛,那种孱弱的的姿态,就像那冬日的冷风里悬崖边上的枯草,昭然出一副仅仅等待一春的渴求。他们在社会上逐渐失去活力,也不再像我们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毕竟对他们来说未来也许意味着死亡,但最终我们的年轻激扬,永恒的誓言也最终化作永久的古坟。这让我也深感痛苦,也许我年轻的躯体里已经住进了风烛残年的老人,这位老人他时刻思索着未来不多时间应该安排的事情。

可是啊,这种衰老的状态只能让我深感恐惧。

除了仓皇地回首和忐忑地等待就是消磨大量的剩余时间。这突然使我意识到生命是上紧的发条,这不亚于资产阶级大量榨取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残酷,而现在我从时间的资本家那里又提前透支了一小部分时间腾身跳出这鞭笞的催赶,来梳理自己的情怀了。这万恶的时间,给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同时又让他凋零,无论开出来什么样的花,总是在符合时宜的时候消失在尘埃里。夏日的烈焰匍匐大地之前落下帷幕,我们稍感夕阳的美妙,也许更像朝阳的夕阳,赋予了生命更多的意义。因为朝阳和夕阳之间,被时间塞满,时间创造了我们的一生。我在清静中游弋,洗去我身上将入膏肓的浮华。这一生的时间到头来除了回忆似乎都白费了。

所以,生命要有诗意,尤其在死去之前要有升华,至少这不会让你痛苦。

 

我生活在农村,对乡野有着麦田对金色阳光一样的热爱。黄牛的深情长哞,麻雀的淘气聒噪,野鸭的诡谑痴笨一直在我的眼睛深处徘徊,如果人的身上有年轮,那一定在眼睛里一圈一圈的藏在瞳孔里,在一片片绿海定格的背景中唱着祥和的歌泛滥着。它们凝成的不仅是一行行流不完的乡野感动之泪,还有那无数的乡愁情怀。在异域的窗前,在异国的街边成了对故乡皎月的深深凝望。呵,同一轮明月,载着多少离人的厚重情感啊!

乡村,谁人眼中永远是最美的风景,她演绎的永远是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这远不同与光怪陆离的城市,一墙之隔便是两种乡野情丝的永远隔阂,束缚着乡野之情的围栏。很多人的背井离乡是为了涌向这些庞大的城市,曾来都向往着的繁华和热闹在夜晚却是无助的冷漠。对于乡村长大的孩子,从一开始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注定他们的情节永远扎根于此了,自己脚下的那散发着气息的深厚土壤。甚至他们要长眠于此了。

梭罗的《瓦尔登湖》中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湖畔的树木是湖泊的睫毛,山峰是其高耸的眉峰。如果这样把大地当做母体,那么一座座秀美或粗糙的村庄就是主宰大地不同情感的灵魂。童年的无知和放肆,似乎不配用肉体的器官去相配,但他至少是

乡村在夜幕里开始疲惫的喘息,毕竟倦怠了一整天。溪流踏着夜的宁静之声静静的流淌,小路上点缀着行人的黑影,活跃了这本是静态的画。有时候,我和爸爸在外地喝酒回家,刚刚过雨后的泥泞像爸爸醉酒后蹒跚的脚步,把周遭天公吐出的酒水揉进泥里,这条条的乡野小路成了一位位醉酒后酣然睡去的老翁。这时候,刚刚挣脱云翳的明月悄悄地窥视着这样的唯美。事后,它要不要对月宫里的嫦娥诉说凡间的美。就怕嫦娥会第二次又奔赴人间!

有时间这样的述怀,乡野就如我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墨水,涓涓流出飘逸洒脱的文字。夜幕四起,恬静的夜从乡壤的每一个角落渗出地表,肯定是谁拿毛笔层层渲染。在涟漪般的晚风轻拂过处,浓与淡均匀的混合了。把整个村庄浸醉了,把整个天空的翔鸟都浸醉了,即使村庄的微暗灯火也不能引领它们到归巢的路。这样美的夜晚总让青年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或坐在湖边石台上,目光掠过一片明晃晃的水域到达模糊的远方。

他们想,哪一天奔腾如大荒原的鹰,带着乡村的梦飞向雾霭深处,飞向曾经凭窗而望的远方。

听过印度民歌的哼鸣,感觉像一座秀美的乡村夜幕升起的神秘的故事。纯洁朴素的爱情被神秘地呼唤着,青砖白瓦见证着这一切。憨态虔诚的信仰,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永远是美丽风景的点缀。突然长大是乡野这甜蜜温馨的襁褓给了我的思想和灵动,我骑着单车漫无目的的在村庄之间驰骋,尘寰之间的距离成了许多村庄的重叠。有什么不同呢,当置身于不同的村落,一种纠结,满腔感动,加上些许迷茫,混淆在一起成了百感交集的无常,落魄与欣喜。我和朋友小清骑着单车又来到陌生的地方,夏季生命的昂然朝气成了匍匐一地的绿色,包裹着各色的生命和沉睡在襁褓里的梦想。我坐在桥头仰望着远处的夜空升腾在墨色芦苇的上空,清说每村庄都一样,只是感觉不同。

比如说南与北的对比,犹如细腻巧克力与大葱拌酱。我是习惯了风沙洗涤黄昏,对江南却如纤纤细绣在手,不知如何相容移情。含蓄如诗,在我印象里没有泡沫成分。如说北方的村庄是巍峨山头的遥望,那江南村庄就是曲静通幽的等待。一个滂沱大气,一个隽秀细腻。

当坐在村头石块上,夜晚在身上还未完全隐退时,黎明便在云翳中破晓而来。那时侯,无论是江南还是淮北,都如升起的希望和梦想。谁人迷茫在无边的夜终于找到了下一个路口。何需沧桑等待,踏着浓厚的乡壤,留给我们的肯定是感动沧海。很多时候,我和朋友清骑着单车远行,在一片另人陶醉的粗糙的神隅徜徉。诉说着彼此的梦想,像种在地里的庄稼将要冲破这片哺育的土壤,可风景正在微风里沉默。像母亲,放飞孩子梦想时的依恋。

夜晚掬月,抛向了乡村里的湖。成了静静流淌着的月亮船……

当我们再长大。她的血液便注满了我们的情感,我的情感在游荡,游向静静流淌着的月亮船边……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