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孟姜女图

孟姜女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几千年来广为传诵。作为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其发展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呢?顾颉刚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针对这个问题,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顾颉刚,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是“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不仅主持校点“新中国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还是苏州古城保护的最早发起人之一。他在史学研究、民俗研究、民间故事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他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震惊中外,影响极大。

写作背景

上世纪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俗学兴起,并以北大《歌谣周刊》为阵地不断发展。以胡适、顾颉刚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对民间文学重视起来,掀起了一股研究民间文化的风潮。顾颉刚先生即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一代民俗学新风,他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将民间传说和史籍记载相联系,在追溯了孟姜女传说源头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古史辨”学派疑古的学术特点。

文本内容

顾颉刚先生开篇即言:“孟姜女的故事,论其年代已经流传了二千五百年,按其地域几乎传遍了中国本部,实在是一个极有力的故事。可惜一班学者只注意于朝章国故而绝不注意于民间的传说,以至失去了许多好的材料。但材料虽失去了许多,至于古今传说的系统却尚未泯灭,我们还可以在断编残简之中把它的系统搜寻出来。”这样的开篇就为将民间传说和历史典籍联系起来作了铺垫。

文本的主要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孟姜女故事和《左传》杞梁妻的联系,第二部分是由杞梁妻到孟姜女故事的四次转变。

(一)孟姜女故事和杞梁妻的联系

顾颉刚先生说,孟姜女即《左传》上的“杞梁之妻”,这是容易知道的,因为杞梁之妻哭夫崩城屡见于汉人的记载,而孟姜之夫“范希郎”的一个名字还保存得“杞梁”二字的声音,这个考定可说是没有疑义。

在论述孟姜女和杞梁妻的联系这一部分上,顾颉刚先生并没有着太多的笔墨,而是直接将二者等同,然后就切入了《左传》杞梁妻的记载。

(二)四次转变

1.由“却郊吊”到“哭夫崩城”

这是第一次转变。《左传》中记载杞梁战死,其妻不接受齐侯在郊外的吊唁一事,主要是为了表现杞梁妻知礼法。可在之后的《檀弓》中出现了“哭之哀”的描述,对杞梁妻的塑造之后就转入了“哭”这个重点上。在《孟子》《淮南子》《玉台新咏》《文选(古诗十九首)》《列女传》等典籍中,杞梁妻渐渐演变成一位善哭歌的贞烈女子。最终由“却郊吊”转变到“哭夫崩城”上来。

2.主人公时代的转变

这个是全篇论述中转变最大的地方,由开始的战国齐国一下子穿越到秦朝。这个历史背景已经接近现在流传的孟姜女故事的背景了。

据作者考证,这个故事的大转变始见于唐朝。在唐末诗僧贯休的《杞梁妻》中可以看到,杞梁是被拉去修秦始皇的长城而死,其妻哭夫崩城。作者推测这种转变应该是乐府《杞梁妻歌》和《饮马长城窟行》的合流导致的。

3.由哭夫崩城到“旷妇怀征夫”

这个转变也是从诗歌的的发展中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从《饮马长城窟行》到沈佺期的《独不见》,再加之唐朝的时代背景,于是杞梁妻转变成“旷妇怀夫”的代表形象了。

4.由“杞梁妻”到“孟姜女”名字的转变

明代邵武士人伪作的《孟子疏》中,不再称哭夫崩城的女子为“杞梁妻”,而称之为“孟姜女”。本文作者考证,到这里杞梁妻的大名才开始真正出现,即孟姜女。自此之后,大家就直呼其名“孟姜女”了。这也是孟姜女故事发展的一大重要转变。

四、文章意义及影响

顾颉刚先生此文,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曾一度掀起一场对民间故事考证的热潮。这种将民间故事与史籍记载的流传演变联系起来考证的方式,赋予了民间故事很强的历史厚度,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流动累积的脉络,对推动民间文化的发展是极有意义的。另外顾颉刚先生在文中也使用了他擅长的“古史辨”法,批判地来看史籍的记载。本文可以说是他史学与民俗学相互参照的代表性著作。

只是在文章论述中,有些地方并非毫无疏漏。比如在开篇即说孟姜女故事就是杞梁妻的故事,然后以这个为大前提直接切入对史籍记载的阐释。这个大前提是不是绝对可靠的呢?另外在第二个转变中,孟姜女故事变为反对秦朝暴政的故事,只是单纯的时空穿越吗?是不是也为由民众对秦朝的憎恨而衍生出的凄美故事呢?它和杞梁妻的故事到底是不是一个系统,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严密论证的。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